浙江省货车、网约车司机群体量大面广、流动性强。他们工作条件艰苦,尤其是长期驾驶,身心健康等困扰着他们。司机群体迫切希望在运输途中,也能拥有一个放松身心的“心灵港湾”。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以“党旗引领 一路同心”行业党建品牌为牵引,通过织密服务阵地、提升职业发展、加强关爱帮扶等举措,逐步构建起货车、网约车司机群团的“红色家园”,不断提升司机群体获得感、满足感。
织密服务阵地,让新就业群体“有依靠”
浙江着眼于为司机群体提供系统化的服务和保障,通过推动“红色阵地”全面布局,为其提供了一个个既有归属感又充满温暖的家。目前,浙江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了159个“司机之家”、75个网约车服务点,拓展AED救助、柴油盗油险等服务,其中5A以上“司机之家”数量居全国首位。同时,浙江坚持线上线下联动,迭代升级“卡车司机在线”平台,创新推出“安全万里行”挑战赛、阳光救援等30余项增值服务,注册司机42.4万、服务超390万人次。
更重要的是,浙江集聚政府、社会、市场三方88家单位,共同发起成立了“浙江省货车司机服务联盟”,建立联盟会议、服务清单等6项机制,构建“1+11+X”活动体系(每年1次省级活动、11个市系列特色活动、X个专项服务活动),进一步织密服务体系。
此外,浙江坚持“小切口、大牵引”,通过持续攻坚,累计办好便利货车通行、高频事项“跨省通办”等43项暖心实事,有效破解一批急难愁盼问题。特别是聚焦司机普遍反映的事项,推出平价餐饮、柴油优惠、保险保障等27项精准服务,得到广泛好评。
浙江省货车司机服务联盟系列活动暨“安全万里行”挑战赛启动仪式。
促进能力提升,让职业发展“更有底气”
浙江交通深知,除了提供温暖的“家”,还要帮助司机群体提升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。为此,浙江通过党建与职业培训相结合,打造“党建+职业技能提升”双轮驱动模式。
一方面,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,浙江推动网约车司机、货车
司机群体学习党史、政策法规、职业道德等内容。网约车平台企业、行业协会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定期举办“党课进车厢”“红色讲堂”等活动,增强司机的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。另一方面,浙江还注重司机群体的职业技能提升。各地市结合货车、网约车市场需求,推出道路安全、客户服务、应急救援等专题培训,帮助司机提高专业技能。此外,各司机之家也会不定期组织司机开展相关技能培训、安全教育培训等活动。
这些学习培训活动不仅帮助司机提升了从业能力,更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了“底气”。无论是货车司机还是网约车司机,都能在这些“红色家园”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组织开展危险货物运输行业综合应急演练。
关爱帮扶升级,让司机群体“更有温度”
浙江始终坚持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,围绕网约车、货车司机的实际需求,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,确保他们“干得安心、活得体面”。
权益保障方面,浙江针对货车司机持续加强其权益保障,精心办好年度暖心实事,创新推出货车“油我无忧”特种保险,同时聚焦货车司机全周期服务,全国首创《货车司机全周期服务规范》团体标准,并在省内推广实践。针对网约车司机,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发布《浙江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租赁合同示范文本》,明确承租双方权利义务,避免司机因合同不公遭受损失。同时,全省各地定期发布网约车市场风险提示,帮助司机合理判断行业趋势。
生活关怀方面,各地通过各级党组织、工会开展“送清凉”“送温暖”“免费体检”等活动。例如,杭州市建立网约车司机健康档案,为司机提供定期体检和心理咨询服务;温州市瓯海区新桥网约车司机之家设立子女教育补助计划,帮助司机家庭减轻负担。此外,浙江还设立司机关爱基金,为因病致困、遭遇意外的司机提供经济援助。
社会责任方面,浙江累计组建司机党员志愿队、先锋队243支,积极参与爱心送考、应急救援、社会治安巡查等。比如,衢州市网约车司机2024年协助公安机关破获10余起涉诈案件,为受害者挽回经济损失近70万;温州网约车司机王月富勇救落水者,被评为全国“见义勇为勇士”。
关爱帮扶货车司机、网约车司机群体行动暨“红运绿能 暖‘新’护航”关爱活动。
未来,浙江一方面将持续织密“司机之家”、网约车服务点布局,分类推进行业党建阵地建设,另一方面将以“货车司机服务联盟”为抓手,持续出台关心关爱举措,推出更多个性化、定制化服务,让司机群体在“浙里”一路感受家的温暖。(韩梦珊/文 浙江省交通运输宣传与保障中心/供图)